在中國的婚俗中,講究選擇黃道吉日。一旦定下親事,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日子了,如果新人挑選的結婚日子并不是一個黃道吉日,那應該怎么辦呢?有的新人可能會糾結到底要不要換一個日子,有的新人可能對此并不是很敏感,那么看看婚禮紀小編的建議吧。
結婚的日子不是黃道吉日對于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看法。
黃道吉日只是迷信說法,并不會真正影響到新人的婚姻生活。對于男女雙方而言,最重要的就是雙方對彼此的愛,如果雙方感情穩定,那么就算不是在黃道吉日結婚,也沒關系。
對于長輩而言,結婚必須選擇在一個黃道吉日,好的日子可以為新人未來的婚姻生活帶去好運勢,也能讓雙方白頭偕老。如果結婚不是在黃道吉日,可能會影響到新人雙方及雙方家庭的運勢,所以結婚不是在黃道吉日要另外選擇一個日子。
選擇結婚擇日要考慮男命禁婚年、女命禁婚年、女命行嫁大利月、女命行嫁忌日、娶送女客忌三相 、上下車轎方、諸日起吉時歌等等相關的問題。
2、從“大利月”和“小利月”看結婚擇日
從“女命行嫁大利月”看結婚擇日,首先要考慮結婚的月份。
每個屬相在一年中,有兩個“大利月”和兩個“小利月”。
正、七迎雞兔,二、八虎和猴,三、九蛇與豬,四、十龍狗行,五、十一月牛羊出,六、十二月鼠馬同。
為了大吉,人們多使用“大利月”。萬一在“大利月”里因故不能完婚,還可以在“小利月”里查找。
擇日要以女方為準。擇日的一條原則是,以新娘方的出生日期為主,并參考男方及其他人的出生日期。俗話說:“子靠出生時,女靠行嫁年”,可見女方擇日之重要。若是把此原則顛倒或不顧,將會導致婚后的婚姻出現問題,甚至離婚,新人們萬萬不可忽視。
中國人對結婚日期的挑選頗為看重,并且非常講究“閏月”、“閏年”之說。擇結婚吉日,最好在有閏月的年份,因為會有好兆頭。當然,如果當年沒有“閏月”、“閏年”,也不必強求。注意,“閏年”有陽歷與農歷之分。
俗語說“初五、十四、二十三,窮嘴老鼠不出庵”,所以每個月的初五、十四、二十三一般不適合作為婚嫁的吉日。避開農歷的三七九月。選吉日最好避免在農歷的三月、七月和九月,因這三個月份分別適逢“清明”、“盂蘭”和“重公”,均為傳統的“鬼節”,不宜辦喜事。
相傳月老不為三娘牽紅線,使她不能出嫁?;趫髲托睦?,三娘就與月老作對,專門破壞新人之喜事,故每月的三娘煞之日,即初三、初七、十三、十八、廿二及廿七,不宜結婚。
在傳統命理學中,父母生辰不應與結婚吉日相同,即是父母生日的那天不宜嫁娶。
如果你決定將注冊與結婚儀式的日期分開,最好這兩天都是擇日行事。如要取舍的話,便應以進行迎親及擺酒的傳統禮儀當日為準,選在吉日舉行,因為中國傳統始終視這天為真正婚嫁日。